建築

緣於創辦人 聖嚴法師對校園建設的期許,整體的校園環境規劃,以四種環保的實踐為核心,如創辦人所言「以環保為優先,盡量不破壞自然。建築要像是從大地生長的有機體,與大自然融諧無礙。不蓄意替大自然化妝,也盡量不建高樓。一切以『本來面目』為原則。」
因此在建築型式的表現上,以簡約質樸、現代化、國際化為理念,融合時代精神,創造出獨特的風格。
一本心靈環保的特質,尊重大地的地形地貌及一草一木,因形依勢,將建築物融合於自然環境中。在校園環境的落實上,盡可能保留原始地貌植生,順勢成形的一階階台地與草坡便形構了法鼓大學的環境特色,建築物則規劃以低矮的形式貼伏於大地,依著山勢錯落而建,與自然質樸的法鼓山園區達致融洽的一致性。

建築設計在氣勢沉穩與內斂含蓄中,顯現開闊活潑的氣息,無論色澤、造型均純樸典雅,能讓師生生發安定平和的心。建築型式簡約質樸,造型設計兼具東方的抽象概念及西方的現代感;塑造沉穩深凝而優美的環境,以創造和諧、尊重的境化教育。
揚生館「游心場」名稱由來:
釋惠敏
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名譽教授(2022年8月-)


此場地原先是「游泳池」的規劃,因為1993年9月,「法鼓人文社會學院」籌備處成立時,是以「收支平衡」營運之4000~5000學生規模來規劃相關建築。但是到2014年之第一期工程完成,可以正式招生時,台灣高等教育已經面臨

(一)少子化的社會趨勢,造成學生來源逐年減少;
(二)大學數量(當時已有171所大專院校)已經飽和。為因應此的情勢,法鼓山體系決定將「法鼓人文社會學院」及「法鼓佛教學院」兩校整合為「法鼓文理學院」,以達到「集中資源」並且「發展特色」的效益。因此,發展方向為:學生約數百人,可以實施「全住宿、小班制」,校園猶如「大家庭」氛圍,建構自主且融和的學習環境,培養跨領域學科素養、關懷生命、奉獻社會的各級領導人才。
因此,對於不到300人的學生(有一大部分是僧眾)之校園使用者,「游泳池」的使用率與營運成本(維持室內溫水游泳池的電費,聘請專業救生人員成本等)以及氯氣消毒的空氣污染成為問題。所以,學校決定將「游泳池」申請變更為「多功能使用空間」(主要為禪修用途)。

對於此場地的名稱,我們考慮到:

(1)原來是「游泳池」的規劃,
(2)「遊心禪悅」活動:2005年,創辦人聖嚴法師,為籌募建校經費,以願為力,提筆運墨,短短二年內,完成近五百幅書法作品,邀請社會大眾護持學校建設。聚沙興學、微塵淨土。
(3)法鼓山的禪堂名稱是「選佛場」。所以,將此場地,稱為「游心場」,謹此說明,以誌由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