緣於創辦人 聖嚴法師對校園建設的期許,整體的校園環境規劃,以四種環保的實踐為核心,如創辦人所言「以環保為優先,盡量不破壞自然。建築要像是從大地生長的有機體,與大自然融諧無礙。不蓄意替大自然化妝,也盡量不建高樓。一切以『本來面目』為原則。」
因此在建築型式的表現上,以簡約質樸、現代化、國際化為理念,融合時代精神,創造出獨特的風格。
尊重環境依地形順山勢的校園形貌
一本心靈環保的特質,尊重大地的地形地貌及一草一木,因形依勢,將建築物融合於自然環境中。在校園環境的落實上,盡可能保留原始地貌植生,順勢成形的一階階台地與草坡便形構了法鼓大學的環境特色,建築物則規劃以低矮的形式貼伏於大地,依著山勢錯落而建,與自然質樸的法鼓山園區達致融洽的一致性。
建築設計在氣勢沉穩與內斂含蓄中,顯現開闊活潑的氣息,無論色澤、造型均純樸典雅,能讓師生生發安定平和的心。建築型式簡約質樸,造型設計兼具東方的抽象概念及西方的現代感;塑造沉穩深凝而優美的環境,以創造和諧、尊重的境化教育。
大願橋
【法鼓文理學院地標】
無盡悲願的大願橋
法鼓文理學院,由國際建築大師姚仁喜以極簡現代風格,將校園融入大地,成為一所蒼綠樸質的安和禪境。姚仁喜創作人與校園的關係,宛如孩子和母親的相遇空間,映照著人子與自然的對話,孕育悲智成學習知識的動能。
而連接著山谷兩岸的人行步橋,恰以不可思議的一○八公尺跨距,隱喻著度脫一○八種煩惱到達彼岸的佛法意趣,這也讓姚仁喜興起演繹學院地標的創意:「以簡潔流暢的微弧橋體,投射禪悅當下的妙趣。」橋兩端側面以開圓呼應山景,橋中眺望海天,至出彼端景緻換異,彷彿深入法鼓文理學院的人心轉化:「行觀斯橋,步步薰沐佛陀解行法門,息息同受如來護念恩光,時時感念菩薩悲智供養,念念不忘度眾離苦宏願」的觀照啟迪。
橋意象著從此岸到彼岸,出煩惱生智慧、捨貪瞋向慈悲、棄怠惰化精進。取名「大願」,除弘彰師父創辦法鼓大學的悲願,更表徵著每一個小小的願所累積的無盡大願。大願橋意味著一個世代給後代的大供養,也演示著每個小我布施教育的大慈悲,更提示著法鼓山的萬行精神,奉獻自我成就大眾的智慧。
法鼓山大願力大家庭,願願相續接引無邊大眾,發願供養法鼓文理學院成為一座知識與人品、科技與人文之橋;一座提昇人品的實踐之橋、建設淨土的學習之橋。當法鼓文理學院的創校願景在建設中落實,即是融合了心靈環保與人生、藝術、環境、公益的知識與知能的真理之橋。法鼓文理學院就是一座帶給人類大好希望的大願之橋。
本文整理自法鼓雜誌網路版242期 (2010.02.05 出刊)
禪悅書苑
關於禪悅
「禪悅書苑」由七棟建築錯落而成,為一院落式的群聚空間。書苑內包含住宿、生活、交流、學習等空間機能,並於其中設置圖書分館「麗英館」,以增加師生學習與生活的互動交流,讓正向的學習方法與思考習慣藉由相互的深入接觸而迅速傳播。
禪悅書苑為臨溪的建築群,景觀中充滿了水的元素,意味著淨化身心之關照與鍛鍊,也涵養著如水一般的寬闊與柔軟,透過法鼓山禪文化與各類活動的薰陶,禪悅書苑孕育學生以禪心看世界的視野,不但清澈明亮,也得兼容並蓄。
「禪悅書苑」之建設經費,為創辦人聖嚴法師以「遊心禪悅」墨寶與大眾結緣而得,書苑之命名,則展現創辦人對本校師生之期許,亦即將禪修之精神,透過生活中的行住坐臥與境教,具體落實、深化。
揚生館
關於揚生
本館於2014年獲企業家許光揚捐建,並以「揚生」命名。
方丈和尚於此指出,「『揚生』二字,具有很豐富的意涵,既表達對生命意義的發揚,也透過內在價值的開發,回應學校核心精神『心靈環保』當中的慈悲和智慧。」
校長惠敏法師也藉此闡釋身心健康的意義,不在於鍛鍊體魄、展現強壯,或追求長壽,而是為了發揚生命意義,成就自利利人之事。
由於金山地區氣候潮濕多雨,多樣性的室內活動場地相形重要。為提供師生養成並進而維持健康身心之場地,置有完備設施。館之上層為多功能球場,亦可提供大型集會使用;下層則為禪修空間。
此外,主場館的周邊並設有健身房、韻律教室、桌球室、迴力球室等設施,讓師生在繁重的教與學之中,抒解壓力與情緒、促進均衡身心發展。同時亦於戶外設置籃球場、網球場、排球場等運動設施與場地供師生使用。
「揚生館」為法鼓大學校區內培養健康身心的基地,提供禪修、瑜伽、健身、球類活動、學生社團等空間設施,不僅陶冶身心,並能與生命教育、社區再造碩士學位學程中,有關高齡化社會、健康老化等議題結合,也將連結臺大醫院金山分院持續進行的社區關懷,為揚起生命活力、安頓身心的重要場域。
揚生館「游心場」名稱由來:
釋惠敏
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名譽教授(2022年8月-)
此場地原先是「游泳池」的規劃,因為1993年9月,「法鼓人文社會學院」籌備處成立時,是以「收支平衡」營運之4000~5000學生規模來規劃相關建築。但是到2014年之第一期工程完成,可以正式招生時,台灣高等教育已經面臨
(一)少子化的社會趨勢,造成學生來源逐年減少;
(二)大學數量(當時已有171所大專院校)已經飽和。為因應此的情勢,法鼓山體系決定將「法鼓人文社會學院」及「法鼓佛教學院」兩校整合為「法鼓文理學院」,以達到「集中資源」並且「發展特色」的效益。因此,發展方向為:學生約數百人,可以實施「全住宿、小班制」,校園猶如「大家庭」氛圍,建構自主且融和的學習環境,培養跨領域學科素養、關懷生命、奉獻社會的各級領導人才。
因此,對於不到300人的學生(有一大部分是僧眾)之校園使用者,「游泳池」的使用率與營運成本(維持室內溫水游泳池的電費,聘請專業救生人員成本等)以及氯氣消毒的空氣污染成為問題。所以,學校決定將「游泳池」申請變更為「多功能使用空間」(主要為禪修用途)。
對於此場地的名稱,我們考慮到:
(1)原來是「游泳池」的規劃,
(2)「遊心禪悅」活動:2005年,創辦人聖嚴法師,為籌募建校經費,以願為力,提筆運墨,短短二年內,完成近五百幅書法作品,邀請社會大眾護持學校建設。聚沙興學、微塵淨土。
(3)法鼓山的禪堂名稱是「選佛場」。所以,將此場地,稱為「游心場」,謹此說明,以誌由來。
綜合大樓
綜合大樓
因應地形,滯洪調節水池將校園核心區域劃分成東西兩個主要平台,平台間以大願橋連結。橋的東側為行政大樓,包括行政中心、教學教室及校區主要的地下停車空間,共同組成一簇像合院般的建築群。
行政中心以簡潔的矩形量佇立,提供各行政單位充足且具彈性的辦公空間及會議室。其中大願。校史館便位於中心位置,行過大願橋,與創辦人大願興學的核心理念相呼應。人文社會學群的教師研究室則經由走道連結北側教室區,提供師生最緊密的學習互動。穿過下方大階梯,順沿一層層平台,便平緩到達合院中心的廣場。
北側的共同教室區包括了大型講堂、中型教室以及團體討論室。大型講堂巧妙地利用地形高差,採半覆土構築方式與大地結合,其屋頂形成為延續開放空間的寬廣草坪,一方面降低外露的建築量體對環境造成的衝擊,另方面也利用對空間物理環境的控制,有效降低室內的空調負擔。
中型教室空間之設計著重於教與學的互動關係,並導入現代化大學的智慧型教室設計,增進學習的效果。南側的空間作為大學校園的生活主體,提供多元的師生溝通聯誼區域,包括交誼廳、咖啡廳、活動室及提供全校師生的餐廳;同時規劃諮商中心、健康中心等必要的生活設施。
外部車輛駛入校園後即進入行政教學大樓之地下樓層,確保校內行人活動區域的完整以及安全舒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