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鼓佛教學院大願館首頁圖片

法鼓佛教學院

法鼓佛教學院揭牌暨首任校長就職儀式

創辦人聖嚴法師:今天是我最高興的一天

這三十年來,我們一步一步堅持、努力,我們的第一步,是「寄生」於中國文化學院,在中華學術院底下成立佛學研究所。那是一九七八年,我應中國文學院創辦人張其昀先生邀請擔任所長。一九八一年起,研究所正式招生,現在我們的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就是第二屆校友,座尚有果祥法師是第一屆校友。

一九八五年,研究所遷至北投中華佛教文化館,同時更名為「中華佛學研究所」,這是我們第二步的努力。我很幸運能有李志夫教授和方甯書教授一路來協助,特別是在辦學的實務經驗上。

中華佛研所歷經二十餘年辦學,培養了許多優秀佛教人才,對佛教界產生很大的貢獻,譬如在座的第二屆校友厚觀法師,過去曾擔任福嚴佛學院院長;有的在國外教書,如梅迺文教授多年在美國任教;有的則在國內大學執教服務,譬如惠敏法師已歷任台北藝術大學學務長、教務長和代理校長,但是他毅然選擇擔任法鼓佛教佛教學院校長,我非常感謝他。

佛研所的辦學成果,讓我們深具信心,然而宗教學位的爭取承認,始終是我們努力的目標。我們爭取了二十多年,就是我、李志夫老師還有恆清法師,我們經常到教育部、到立法院去爭取。我們一直在努力,鍥而不捨地努力,我說這是我一輩子的心願,我一定堅持到底。

如今,法鼓佛教學院正式揭牌成立,今天是我最高興的一天!佛教學院成立以後,我們會要求學生茹素、上早晚課,畢竟佛教學院是為了培育佛教的宗教師人才,因此對於佛教的儀式、宗教師的威儀養成,我們都非常重視,希望能為佛教界,乃至這個世界培養出最優秀的宗教師人才。

法鼓佛教學院是國內第一所佛教研修學院,也是第一所獨立宗教研修學院,我們矢志辦到最好,也盼有朝一日能把我們的辦學經驗,分享其他宗教團體參考。因此,我們的校長責任非常重大,我相信我們會辦得很好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—–

《法鼓雜誌》20075209 /聖嚴法師

歷史沿革

籌設與立案:法鼓佛教研修學院

民國95年(2006年),依據「私立學校法」第九條修正︰允許設立單一宗教的「宗教研修學院」法源,向教育部申請成立「法鼓佛教研修學院」,並於於民國96年(2007年)4月8日(佛誕節),舉行「成立揭牌暨首任校長就職典禮」,成為我國第一所納入高等教育體系的宗教研修學院,佛教學系為本校之單一學系,並開始招收碩士班學生。

更名:法鼓佛教學院

之後,依據教育部於民國97年(2008年)三月召開研訂「宗教研修學院設立辦法草案」會議決議:宗教研修學院及其系、所、學位學程,均應冠以該學院所屬宗教慣用之名稱,不硬性規定冠以「研修」之文字。因此,法鼓佛教研修學院」報請教育部自97學年度起(8月1日)核可,更名為「法鼓佛教學院」,同年並開始招收學士班學生。由於三年來辦學績效良好,於民國100年向教育部報請核准設立博士班通過,開始招收博士生。

合併: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

為統合教學資源、並擴大學校未來整體發展面向,法鼓佛教學院於民國103年8月1日與法鼓人文社會學院併校,並更名為法鼓文理學院,成為學院下設之佛教學系,在新學校更加寬闊的體系與教學資源下,開創下一個新的里程碑。

系所特色

本系傳承「中華佛學研究所」二十多年之佛學研究與教學之良好基礎與傳統,更經歷法鼓佛教學院時期之穩健發展,在學術研究方面,以過去已具備之「印度佛學組」、「中國佛學組」、「西藏佛學組」師資陣容,融合漢傳、南傳,與藏傳佛教之精華,開創佛教研修之新紀元。並且將原有的佛學資訊學程擴大為「佛學資訊組」,以培養佛學數位典藏與知識管理系統人才。同時重視梵、巴、藏之佛典語文的訓練,及加強英、日語之學習,建立「佛典翻譯學程」,以開展各種傳統與創新相融的學科。

在實踐修行方面,融合了法鼓山僧伽大學佛學院與僧團之朝暮課誦、禪坐或定期共修為平常定課,以養成修行習慣。同時,結合法鼓山國際佛教園區之教學資源,進行禪修、儀軌、弘化等各類行門的理論探討與歷史演變之考察,以及實踐修行指標之建立,借此學以致用的學習歷程,讓學生們配合生涯規劃,並養成自主終身學習的習慣,以醞釀研究與修行並重學風,以及學業與志業結合的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