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lky-way-gf13125b1c_1920_b

聚沙興學、微塵淨土

釋惠敏

法鼓文理學院校長

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榮譽教授

(本文發表於《人生》雜誌360期,2013.10)

2007年,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鼓勵我們 :「請給我們大家一個奉獻的機會、一個成長的機會,來種福田;請給我們的後代子孫一片淨土、一個希望,呼籲更多的人,來共同支持我們的教育。」發起了5475「大願興學」活動,希望大家參加也鼓勵親友加入,響應日行一願,配合「行願卡」、「智慧小沙彌撲滿」等結緣品,每天五元,三年5475(5元x 365天x3年)建設法鼓大學,也讓孩子們有機會從小就開始布施,讓百萬人與法鼓山同行大願。

自法鼓山護法總會推動「小沙彌回法鼓山」以來,《法鼓雜誌》每一期都持續關注,也透過人物的分享,呼籲更多人一起響應這個活動。最近拜讀這些護持「5475大願興學」的菩薩的分享報導,觸動敝人對於佛法學習與佛教辦學之一些體悟,簡述如下,敬請大家指教。

聚沙成塔、大願興學

《法鼓雜誌》中有某菩薩分享:「我自己家裡也有好幾個小沙彌,放在家中顯眼的地方,只要身上有零錢,就往裡面投,就像小時候,父母教我們儲蓄的觀念一樣。有了小沙彌撲滿,反而是很好的提醒....家裡幾個小沙彌撲滿,拿起來沉甸甸的,倒出來一數,竟有好幾千元。這才發現,平常小小的零錢,累積起來也是一筆不少的數目,就像聖嚴師父常說的小小的好,成就一個大大的好。」另一位菩薩則說:「三年前,看到務農的大嫂,每天將賣菜的零錢存進小沙彌撲滿,深受感動,了解到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,只要有心,人人都可以做到!」也有菩薩說:「將小小的零錢布施,集合成為讓佛法永住,利益後代子子孫孫的大布施。」或有說:「覺得隨時可以布施,沒有壓力,還能為自己帶來正面能量。」有某家庭一家四代都有小沙彌撲滿,有成員樂在其中說:「每天回到家裡,只要身上有五十元硬幣,便恭敬地洗淨擦乾,再投入小沙彌撲滿中;每當撲滿一存滿,就帶回法鼓山。」他/她們覺得:「布施的善款愈多,內心的幸福感就愈多,深刻體會師父教的布施的人有福,行善的人快樂。」

從這些心得分享,真是如同法鼓山大願興學專案小組所說:「小沙彌雖然因著大願興學,從法鼓山走入我們的家庭。成為我們家庭的一分子,成為守護我們道心,提醒我們不忘發願初心的小菩薩。但我們更願相信,小沙彌是因著不可思議的大悲共願化現而來。是發願要來幫助我們護持法鼓山的大眾,能用法鼓山的理念、方法來生活、處世、待人,讓生活更平安、快樂、健康、幸福。」

這種積小善為大行的因緣,猶如《法華經‧方便品》:「乃至童子戲,聚沙為佛塔;如是諸人等,皆已成佛道。」 對此,唐末五代的高僧永明延壽(904-975)禪師於《萬善同歸集》卷2,因為有人問「云何彈指、合掌,無非佛因耶?」,而回答:「一切法皆無定性,而所適隨緣。若以貪為緣,即適人天之報;若迴向菩薩為緣,即成佛果之報.....《法華經》中,明散心念佛、小音讚歎、指甲畫像、聚沙成塔,漸積功德,皆成佛道。」也是提倡善法累積的力量不可思議。此外,《萬善同歸集》也引用《大悲經》取意:「佛告阿難:若有眾生,於諸佛所,一發信心,種少善根,終不敗亡。假使久遠,百千萬億那由他劫,彼一善根,必得涅槃。如一滴水,投大海中,雖經久遠,終不虧損。」這是以「滴水投大海」來譬喻微小善根雖然像滴水,但是投入佛法大海,則可以久遠不虧損。

微塵佛國、慈心淨土

唐代于闐三藏法師提雲般若(*Devendraprajña)於691年所翻譯《大方廣佛花嚴經•修慈分》1卷是將這種「微小」轉「廣大」的佛法理念微妙運用的佛典之一。此經說:「佛子,若諸菩薩修習慈心,應在空閒寂靜之處,以清淨信,攝諸心法,觀察其身,上下支節,皆微塵聚,地水火風,和合所成,復應思惟:即彼一一微塵之內,皆有虛空,是諸虛空莫不悉以容受為相。又應想念:彼諸微塵清淨明徹,外如琉璃,內如紫金,莊嚴妙好,柔軟芬馥。復應觀察一切世界所有眾生,一一眾生所有支節,一一支節所有微塵,皆亦如是。」

這是從自身以及他身「微塵」-古印度所描述之最小物質單位,猶如現代科學之「原子」的觀念-做為慈心禪修觀察的基點,破除對整體人事物的成見與執著,重新(或「從心」)從最極微小處,觀察具有如虛空之廣大容受性,且富有無邊莊嚴妙好的可能性。

接著,此經說:「若諸菩薩,於自他身一切眾生,作於如是決定解已。復應想念自身微塵,一一塵中皆有佛國。」然後,從空間的莊嚴,開展如下自身「微塵佛國」的觀想:「其中宮殿,瑠璃所成,白銀為門,黃金為柱,...寶閣寶樓,處處分布....其園苑中,皆有浴池,悉以七寶而為提岸,黃金欄楯四面周匝....八功德水,彌滿澄淨;波頭摩花(等各種蓮花)菡萏開敷,周布其上;其池四邊,多諸寶樹,真珠為花,光色滋榮;其果成熟,香味具足。於諸樹下,置天寶座;一一座前,寶器行列,甘露美食,莫不充滿。復應想念,如是一切諸佛國土,青紺琉璃,以為其地,眾妙七寶,綺錯莊嚴....」這些觀想的描述,讓敝人在參與法鼓大學校園建設時,升起無量的法喜,覺得校園建設的一點一滴,猶如自身的「微塵佛國」,是可以成就眾生的佛國土。

然後,此經說:「作是觀已,即應想念,從此東方(乃至四維上下),一切世界,所有眾生,皆來入我諸佛國土宮殿之中....如是六道一切眾生,離諸苦惱,受天快樂....悉能摧滅婬怒愚癡,當證菩提,究竟安樂。」此經又說:「次應想念,十方諸佛,與諸菩薩聲聞大眾,俱來入我諸佛國土宮殿之中....一切眾生,皆於諸佛座前而坐,佛為演說修慈之行,如我今時之所修習,言音美妙,悅可其心,令諸眾生,獲最上樂。譬如有人,得甘露漿,而以洗沐,息除勞苦,形神休暢;此亦如是,以法霑心,滅諸煩惱,身心寂靜,永得安樂。」

這兩段(眾生與諸佛)的觀想,讓敝人又升起另一重無量的法喜,因為覺得校園建設好之後,可以讓十方眾生與諸佛前來「微塵佛國」教學與學習知識與佛法,離苦得樂。如是開展自他身「微塵佛國」空間的莊嚴之後,此經又從「一念三世」時間的莊嚴,說又一重的法喜:「彼諸所有一切微塵,一一塵中,皆有三世諸佛國土。是諸國土,最極清淨,超過於前所有佛國,三世諸佛三世眾生,及以三世莊嚴之事,皆悉具足。三世劫數入於一念,一一念中,三世諸佛坐一切處,普現一切眾生之前,或入禪定、或說妙法、或飡美食、或飲甘露....一切諸佛菩薩聲聞、及諸眾生,若行若住、若坐若臥,四威儀中,其身恒受最上安樂。」

如此,讓時間的最短單位「剎那」(一念)與時間的最長單位「劫波」(kalpa)相攝互入無礙,突破對時間長短的執著,於念念中,觀察皆有三世「微塵佛國」,乃至經歷世界「成住壞空」劫波長時。此經又說:「若捨分別,離我我所,此則名為廣大之慈,先世已來,所有罪障,皆得除滅,不久當證無上菩提....有得聞此修慈經者,則能銷滅無始時來諸惡業障,離眾病厄,為一切人之所愛敬,於其中間、或至臨終,必得奉見十方諸佛,及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,或得三昧、或得法忍、或得入於陀羅尼門,其心安隱,無有死畏;永離一切諸惡道苦,必生清淨極樂佛國。」

如此可以捨離物質小大、時間長短之「分別心」,突破「我、我所有」等執著而產生的重重法喜與功德,或許可以讓我們學習聖嚴法師常說「虛空有盡,我願無窮」的心願,以及參與「聚沙成塔」之5475「大願興學」諸位菩薩們的志願,如此「小沙彌回法鼓山」的活動可如「華嚴世界」一般,產生「微塵佛國」「劫念相攝」之重重無盡「慈心淨土」的意義。